2019年以來我國甲醇行業經濟運行形勢,主要歸納為以下幾方面:
一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。一方面是原料結構以煤為主更為凸顯。2019年我國以煤原料的甲醇產能已達6779.1萬噸,占總產能的75.4%,比2018年提高了9.4個百分點;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甲醇產能及占比進一步降低;以焦爐氣為原料生產甲醇,在焦化行業回暖帶動下有部分新建裝置投產,2019年焦爐氣制甲醇產能為1150.6萬噸,占總產能的12.8%,同比增幅為1.8%。
另一方面產業大型化水平進一步提升。2019年10萬噸/年以下的產能占比僅2.2%;10-30萬噸/年產能為1561.6萬噸/年,占總產能的17.4%,同比降低3.2%;30萬噸/年以上的產能達到了7233.6萬噸/年,產能占比為80.4%,同比增加了10.7%;特別是60萬噸/年以上的煤基甲醇產能為4604萬噸/年,占總產能的51.2%。
此外,行業的去產能工作持續推進,,進一步優化了甲醇產業結構。2019年又有部分落后老舊產能得以退出,經過廣泛調查和摸底,退出產能為112.5萬噸。
二是采用先進煤氣化技術單醇裝置主體作用顯著。在新型煤氣化技術的帶動下,煤制甲醇的大型化、高效化、清潔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,成為甲醇產業的重要支柱,同時顯示出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。
三是市場價格一再下跌。2017年和2018年是我國甲醇行業較好的年份,下游需求大,市場價格高。自2019年以來,甲醇市場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,價格一跌再跌,整體水平大大低于前兩年。2019年平均價格為2116元/噸,比2018年降低了近700元,同比降幅達到24.8%。然而今年以來,甲醇價格更是一路下行,跌出人們預期,1-6月份平均出廠價僅1669元/噸,比2009年歷史最低水平還低200多元,形成企業成本與售價倒掛。幾乎全行業生產企業都面臨成本的挑戰,部分企業保不住現金流,不得已而停產。今年上半年甲醇產量3436.6萬噸,同比變化不大,這也是歷來少有的,行業正在經歷一場“寒冬”。
(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如有問題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做出相應的修改,注:本公司并不承擔由此所引起的責任和專利糾紛!)